本报讯 (记者陈华)9月26日,来自台湾造船公司的3名焊接工人与来自芜湖市的3名焊接工人在安徽机电工作技术学院展开了一场活动。赛后,两边均表明收获颇丰。
本次海峡两岸焊工技术沟通,是应海峡两岸劳工开展沟通协会与安徽省总工会一起约好的一场员工技术沟通活动。来自台湾造船公司的3名焊工均是该企业的技术“尖子”,有的获得过岛内竞赛大奖。芜湖市的3名焊工则别离来自芜湖金鼎锅炉、安徽海螺川崎配备制作和芜湖造船厂3家企业。他们竞赛焊接的内容分两类,一类是用焊条电弧焊的办法焊接两块长30厘米、厚约1.2厘米的钢板,一类是用二氧化碳焊半自动的办法焊接两根直径约12.5厘米的钢管。
据本次技术沟通活动的裁判长、安徽机电工作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王小平介绍,这两项竞赛内容在焊接中均归于高难度项目。在通过细心预备后,竞赛随即开端。砂轮机的打磨声与电焊的火光登时会聚成一片热烈的劳作局面。
约两个小时的竞赛后,12件焊接著作被规整地摆放在车间里。6名焊工围着著作一件一件地细心查看,彼此商讨技艺、沟通心得。王小平在重复查看了来自台船公司的1号台选手的钢管焊接著作后拍案叫绝:“这个著作肯定称得上尖端高手之作。”而来自台船公司的选手洪绍评在看了芜湖选手的钢板焊接著作之后也谦善地说:“这个焊得真好,我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