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中,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化技术成了最热门的云计算词汇,而从虚拟化向容器化过渡也成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很多企业经不住诱惑纷纷试水Docker。
但是,随市场炒作的喧嚣和迷雾渐去,企业的CTO和CIO们发现从虚拟化到容器化的迁徙道路上布满了坑洞。企业云计算技术的未来,也许不会是一边倒的格局,而是结合了类似VMware的可控性和Docker代表的自由、流动和协作趋势。
近日,StackEngine的首席执行官Bob Quillin在VB上撰文指出:企业容器化道路上存在十大误区:
事实上即使采用Docker,企业IT运营依然将扮演重要角色。Docker并不代表企业不在要关注IT运营。企业依然一定要通过类似 VMware的IT管控来发掘Docker的自由、流动和协作中发掘商业经济价值。PaaS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某一些程度上的基础设施透 明,Docker同样需要补上这一课。
上千个服务在一个container中运行这种微服务(microservices)是可以的,但很多客户一开始仅仅是将一个大应用放到容器中运行,也同样没问题,公司能够通过少量容器化应用进一步探索服务为中心的概念,并为将来的成功迁移打下基础。
在Docker的理想国里,所有应用都被标准化并装载到尺寸统一的集装箱中。但现实是,面对容器化革命,大多数企业还远远没有准备好。今天的企业应用生态极为复杂,防火墙内外、云上地下、跨数据中心应用盘根交错,今天的企业距离全面容器化还有一定距离。
虽然容器化技术最初的构想是在成百上千的服务器实例上运行稍纵即逝的微服务,但实际上服务器整合趋势下,对于很多大企业来说,大型服务器更容易管理和部署。
其实没那么快。VMware依然是IT管理的市场标准,同时引领着软件定义一切的技术潮流。客观讲,在满足企业需求方面,VMware和Docker各有所长,游戏才起步,鹿死谁手还能难料。
Docker每一次补丁升级都让它更安全,今天已经有大量让Docker符合企业安全管理和政策的最佳实践可供参考,例如让Docker用户摆脱命令行并避免那些需要提权访问服务。
这并不准确。大多数开发者希望编写代码,兑现承诺并乐此不疲。开发运营(Devops)方法论给开发者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去部署并对代码的结果负 责,这是件好事,但这并不代表开发者擅长或乐意参与部署。开发者定义的基础架构(Developer-defined infrastructure)这个新词听上去很性感,但在现实中,企业往往已拥有大量的部署工程师,配置管理者以及IT运营专家,这些人也应当被纳入 新的(容器化应用开发部署)流程。
误区八、企业纷纷效仿Google级别的数据中心,采用类似Borg的自动化技术
事实上企业往往运行多个异源私有数据中心,云服务及本地遗留应用的混合环境,其中那些通过VMware集中式管理工具管理的集中化计算设施就与基于微服务,在通过Kubernetes或Meso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软件定义的环境中运行在廉价硬件上的原生云应用有很大区别。
其实,Docker在防火墙后运行的比例绝不低于在亚马逊或谷歌公有云中运行的比例。事实上,Docker目前最火的恰恰是企业内部数据中心甚至“裸机”市场,而不是云端。容器化技术的理念之一正是“到处运行”。总之,上云计算不一定酷,不上云计算不一定不酷。
Docker只是企业IT拼图的一块而已,没有任何办法取代Hadoop(大数据)和OpenStack(基础设施管理),企业IT从虚拟化到容器化的演 进的价值在于能够大力推动别的方面的IT转型,例如应用开发,IT运维等等,但这并非Docker这一把锤子能完成的任务,开发者、devops开发运维 方法、IT社区对工具、流程甚至文化的打造,才是下一代企业应用和IT基础设施的关键所在。
今天有很多误解或者荒诞说法笼罩着虚拟化技术。其中很多说法来自于一些限制,包括过去存在的限制,或者那些不懂技术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四处传播的限制等。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误区……。本文原文最初被刊登于福布斯网站科技频道。本文的三位联合作者SidneySmith,DavidConvery以及MikeBurke均有着多年的灾难恢复与虚拟化方面的从业经验
虚拟化目前是企业IT关注的热点,云计算大潮的兴起进一步引发了企业对于虚拟化的热情。桌面虚拟化作为虚拟化落地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企业的虚拟化部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们得知,企业用户在对桌面虚拟化的认识上往往存在这一些误区,这些理解上的误区有很大的可能性将会让企业的IT部署事倍功半,因此,我们今天就将讨论企业在桌面虚拟化部署上的两个非常严重...
下一篇:橙子v2容器直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