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从开源到企业落地快速构建企业级的容器服务平台

2024-02-10 行业新闻

  1月5日上午,在第七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开源与容器分论坛上,来自开源社区的领军人物,针对当前企业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应用实践,一同探讨目前国内外的开源技术和容器的发展形态趋势,分析企业容器的案例,输送最新的技术干货,在开源生态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开发者们共同推进国内的开源和容器技术发展。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51CTO承办的“第七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于2018年1月4日至1月5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全面展示我国云计算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成果,解读国内云计算产业政策,报告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进展。同时,大会上还发布了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开源优秀案例评选结果;首批通过云计算开源团体标准符合性测评企业;获得第五批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测评证书企业;同时发布由中国开源云联盟牵头起草和发布的《企业级容器云平台技术方面的要求》和《分布式存储Ceph技术及应用白皮书》2项团体标准。

  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中指出,将容器技术列为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之一。在科技部2016年和2017年重点研发计划中,也将容器技术列入专项研究任务。容器技术作为新一代云计算架构,对各行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对云计算的交付方式、效率、PaaS平台构建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容器已变为企业落地、微服务架构改造及实现DevOps运维架构理念的重要支撑技术。

  1月5日上午,在第七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开源与容器分论坛上,来自开源社区的领军人物,针对当前企业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应用实践,一同探讨目前国内外的开源技术和容器的发展形态趋势,分析企业容器的案例,输送***的技术干货,在开源生态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开发者们共同推进国内的开源和容器技术发展。

  ***位分享的是来自OStorage创始人&CTO的李明宇老师,他在《应用!对象存储! 从开源项目看对象存储的企业级应用案例》主题分享中提到,目前国内的软件环境,很多非开源、商用软件、商用系统等实际跟开源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开源的基础演变而来。

  在开源对象存储上,李明宇老师认为,2018年是对象存储的一个拐点,目前逐渐走向大规模应用,而国内也涌现了一大批对象存储较大的企业级用户,而对象存储与企业应用对接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李明宇老师通过横比基于对象存储的FTP传统模式,探讨目前国际流行的新鲜存储技术,结合自己更多的思路和经验,让用户从传统的存储模式迁移到目前较为主流的对象存储中,把原来不可能实现的路径通过开源的方式打开,变成可能。

  第二位是来自IBM资深方案架构师姚炳雄,以《基于kubenertes的IBM企业私有云技术分享》为主题的分享中介绍企业上云的需求,解决企业面临的困惑和IBM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思路。另外,姚炳雄老师还把容器云定义为PaaS平台,他认为,企业部分的领域可完全通过PaaS平台去创新,基于容器的DevOps能力,把开发运维一体化,迅速完成工作成果和业务创新。

  ***姚老师还通过Kubenertes的技术优势、社区优势、关键特性等分析了业界典型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案例。

  第三位分享是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陈志峰,为参会用户解读开源标准《企业级容器云平台技术方面的要求》。陈志峰通过国家发布的“PaaS平台参考架构”和“PaaS平台的标准”作为铺垫,介绍了《企业级容器云平台技术方面的要求》白皮书的编制企业单位、技术架构的组成,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企业容器平台的特点等,全面解读了容器云平台编制的背景和标准。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来自数人云的CTO肖德时,他通过《下一代微服务:Service mesh》的主题介绍了2018年的一个非常新的趋势Service mesh(服务网络),通过解决企业的应用问题,去解决客户实际需求。

  肖德时分析了微服务体系导致组织架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技术思路去解决。他认为,容器技术是以应用为核心去隔离环境,而不是以环境为中心去解决应用问题,业务是由应用作为载体,它才有价值。通过这一个思路,肖德时为参会用户分析了企业级容器的PaaS平台上的解决方案,以及单体应用迁移到微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

  第五位是来自华为容器OS社区(EulerOS iSula)负责人梁辰晔,他在《容器云底座的标准方案解析》主题的分享中提到,容器操作系统的特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层,***层是容器引擎以及编排调度,第二层是大家常见的服务层(PaaS平台和SaaS平台),***分别进行了层层剖析。

  梁辰晔还分析了开源容器社区标准的构建和企业落地的问题,主要是针对Kubenertes和微服务做了详解。他认为,容器技术在企业落地后,中间会涉及到大量社区项目转换成商业产品的过程,也是企业落地到大众接受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还强调了社区标准需要时间的孵化,不能贸然推向企业落地,两者之间是相互左右的。

  ***一位分享是来自SUSE中国首席技术官林培峰,他以《快速构建企业级的容器服务平台》介绍了企业如何把容器快速落地。他表示,企业使用容器技术的需求是如何快速把应用进行部署和管理整个集群,对于架构并不是主要关心的问题。顺着思路,林培峰强调了容器平台的三个关键部件(引擎、容器集群编排、配置管理),解读了如何有效的把企业应用如何快速部署和管理。

  ***,林培峰回顾了SUSE这25年的发展,作为容器操作系统关键技术从始至终保持着精简、优化、实时高效、问答、安全的特性。在企业使用容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升级、修复漏洞的形式去解决。他还强调,只有整个OS是为容器设计,才能拥有这些特性。

  作为另一位华为PaaS高级工程师,张琦的演讲内容能够说是得到了开发者极大的关注。在《基于容器的企业级微服务平台》的主题讲解中,张琦总结了华为在微服务构建中的思考和实践,并且结合PaaS平台总结了如何在Kubernetes的容器平台上实现典型的微服务模式。另外对于微服务实施后带来的问题也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9月,HDG成都站如期举行,林帆是HDG成都站最后一位发言的讲师,他作为ThoughtWorks高级DevOps技术顾问,带来的是《构建企业级私有云持续交付平台》的主题演讲,讲解了如何通过整合开源社区中的优秀软件,使其匹配企业级应用的场景。其中涉及的一些方案细节等都是第一次在外部活动中进行展示。

  开源社区已为企业用户开发了成百上千个应用软件,而且与专有软件一样,这类软件的质量差别很大。我们为本文选择了12款最流行、最知名的企业级开源应用软件,它们来自不同类别,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项目管理(PM)、商业智能(BI)和企业服务器软件。这些项目背后的许多企业组织还为想购买它们的公司可以提供收费支持和服务。

  全书由三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综述篇介绍构建高性能WebSphere企业级应用的基础原理和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技术篇以WebSphere企业级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架构、设计、开发、测试等多个环节来介绍与性能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第三部分实践篇分专题通过实例讨论怎么样才能解决WebSphere企业级应用中几个常见的性能问题,以及由此总结出的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案。

  数据提供者和消费者是使用WebSpherePortletFactory(以下简称WPF)开发应用的核心模式,符合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的理念。利用它可以很好地屏蔽后台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实现数据层与展现层的分离,提供给研发人员一个松耦合的应用架构。支撑这一模式的核心技术是XML。

  在移动开发需求旺盛的时代,涌现出两类不同的厂商提供服务,一类是新兴的独立移动应用和平台厂商,一类是应用软件平台提供商。然而未来,在企业级移动市场领域,双方的格局将会发生改变。近期的数字天堂被收购事件,引发了移动信息化领域的大讨论。在企业级移动信息化方面,是该选择技术性较强的独立的移动平台,还是选了解企业业务的传统IT服务商呢

最新动态

READ MORE